|
陈路遥:执行路上的“闯关人”
作者:贾俊辉 陈建华 发布时间:01-10 14:28
“干执行的人,永远在路上”。这是法院执行人的日常工作写照,23岁的陈路遥自学校毕业后便跨入了如皋法院的大门,就此加入了执行大军,也就此成为了执行路上摸爬滚打的“闯关人”。 提起1996年出生的他,大家用一组数据说明他的优秀:两年来,执结各类执行案件七百多件,执行到位标的数千万元;在如皋法院近期开展的“两在两同建新功 办案攻坚我先行”办案竞赛活动中,截至目前,已结案72件,执行到位156.52万。 “初出茅庐,就遇到了‘下马威’” 进入执行局出的第一个警,就让陈路遥终身难忘。2019年年底,一起欠款纠纷的申请执行人打来了举报电话:“法官,戴某这会儿在服装厂上班呢,你们赶紧过来!”半个小时后,陈路遥与辅警赶到现场正准备对王某实施拘传,厂内的女工却在工头的煽动下疯狂推搡陈路遥,拼命抢夺执行文书,甚至冲击警车企图抢出戴某。看着失去理智的工人们,释法明理、悉心沟通在此刻都失去了作用,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形的陈路遥,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护住法律文书,看住被执行人!”所幸,赶来支援的同事们控制住了混乱的现场。最终,被执行人王某没有逃脱,法律文书没有损毁遗失,违法行为人一人被拘留,七人被罚款。这样的结果,让陈路遥安了心,第一次出警没有出纰漏。但这次的经历也似一面镜子,让刚出学校的陈路遥明白,书本里的理论知识与执行一线的实践有着明显的不同,执行的这条路似乎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不放过蛛丝马迹,将案件执行到底” 虽在执行岗位上短短两年,但在陈路遥看来,每一份未履行的判决都仿佛一份欠账,需要自己去兑现。他说,这就好像打游戏一样,得真正“通关”,才能心里踏实。而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顺利执行,不止让他内心踏实,更是“医”好了成大哥多年的心病。 去年年底,远在扬州的成大哥向如皋法院寄来了求助信,称自己二十几万的赔偿款迟迟没有着落。原来,成大哥被家住如皋搬经镇的刘某撞伤后,经法院判决需给付20余万元的赔偿。但刘某却跟销声匿迹了一样,怎么都联系不上。为此,陈路遥曾多次上门,但都没有发现刘某的踪迹。看着屡屡登门的执行干警,刘某的老婆周某直嚷嚷:“别再来找了 ,我都见不着他人影,他常年不着家的。” 这两年的执行工作让陈路遥学会了关注细节:“嘴巴也许会骗人,但细节很难说谎。”也是这个好习惯,让陈路遥在刘某家中的垃圾桶里发现了写有刘某名字的快递袋,这明显与周某自述的“丈夫刘某常年在外”不符。这细小的发现,让陈路遥有一种直觉:刘某说不定就在这周围。后来在搜查中,陈路遥意外搜出了刘某的大额保单。然后就在冻结的间隙,保险公司反馈保单投保人已经变更。进一步调取保险公司的视频监控后发现刘某于搜查当日向保险公司申请变更保单投保人。刘某长期隐匿行踪并恶意更改保单,企图逃避法院执行的行为涉嫌拒执罪,经合议庭评议决定,依法将“刘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案移交公安立案侦查。最终,刘某向公安机关自首并退出全部转移案款。同时,刘某被本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锲而不舍,见证无畏与决心” 一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申请人用“后生可畏”四个字来形容陈路遥。回忆起这起纠纷的处理过程,陈路遥至今都觉得惊心动魄。早年,涉案车辆虽被查封,但却被被执行人私自交易到了湖南长沙。了解此情况后,陈路遥与该汽车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多次沟通获取了该车辆的GPS定位,并动身前往长沙实施扣押。但在将涉案车辆扣押回如皋的路上,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原来,救援拖车在沪陕高速合肥段遭遇不法分子强行逼停,车辆被劫持掳走。见此情形,陈路遥与同行法警立即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最终,在多方努力下,涉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在四川抓获并刑事拘留。 两年多的执行“闯关”路,他披荆斩棘,不断练就过硬本领,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的好评:有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在拿到执行款后,直呼“意想不到、意外之财”;也有的被执行人在被拘传后,怎么也想不通到底哪里露了马脚导致“落网”;最直接的便是那一面面鲜红的锦旗。 在这闯关路上,还有无数个和陈路遥一样的执行干警,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伴随着凌晨出击的警笛,承受着夜间看守的风险与寂寞,既有裁判说理的风度,也有铁腕手段的力度,只为了打通真正解决案件的“最后一公里”,捍卫司法的公正,努力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