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法庭:凝心聚力,小团队绽放大光彩

负责人简介

吴亚红,法律硕士,1996年8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如皋法院工作,先后任行政庭庭长、环境资源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如皋市十佳和谐卫士,被如皋市委聘为法律专家库成员,现为长江人民法庭(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负责人。作为法庭“领军”人物,她带领团队司法为民,在庭务管理上勤勉尽责,在案件办理上精益求精,用公正高效赢得百姓口碑。

 

审判业绩

今年以来,长江人民法庭已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85件(含旧存10件),结案450件,结案率92.78%,结收案比94.74%,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9.77%,无一案件发改,各项工作亦取得了新的进展。

 

访谈实录

皋法君:吴庭长,长江法庭民事案件受理数在我院人民法庭中位居中游,案件多员额少,您是如何带领大家克服办案压力的?

吴亚红:这得益于我们民事条线年轻活力的审判团队。孙俊驹作为民事条线的员额法官,充分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两名法官助理勤学肯干,他们这个团队扛起了长江法庭民事审判的大旗。在他们身上,我觉得有几点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是发扬拼搏精神。长江人民法庭案件数量多、难度大、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我日常主要精力放在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的协调、运行上。年轻副庭长孙俊驹既能协助做好庭务工作,又能带头钻研,让我省心不少。法官助理孔德莱7月份调入长江法庭,迅速适应了法庭工作环境,他爱研究、好钻研,对法庭主要案件类型了然于胸,是个优秀的左膀右臂。法官助理郝玲丽责任心强,做事有条理,为了不耽误工作,孕期坚持上班到生产,产假结束后更是立刻投入到百日办案竞赛中,从不怨苦喊累。正是这帮年轻人的拼搏精神,让我们法庭民事审判质效一直稳中有升。

二是凝聚团队合力。我庭在各类人员职责、审判管理、调研宣传信息等各个方面,都定人、定岗、定职责,做到行有方向、做有标尺。结合一名员额法官加两名法官助理的人员配置实际,根据法官助理的工作优势、性格特点进行分案。孔德莱办案经验丰富,曾在民一庭工作,多办理侵权、合同类案件。郝玲丽待人亲和,擅于调解,多办理涉及村居、赡养、离婚、抚养类案件。孙俊驹则在他们办案过程中给予指导,两个助理凝聚共识,通力合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确保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

三是深入田间地头。虽然法庭案件数量很多,工作日都排满了开庭、调解,但他们还是克服困难靠前化解纠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案情,既为调解和判决找寻依据,也让案件的审理变得“近人情、接地气”。面对错综复杂的邻里矛盾、界址纠纷,他们通过巡回审理,进村调解的方式,将严肃的审判、温情的调解带入乡村,不但促进了矛盾化解,也让村民们在鲜活的案件中获得法律知识,树立尊法、守法、护法意识。

四是参与综合治理。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前沿。我庭干警能够对辖区隐患问题提前介入,以基层群众的“急难盼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多次参与协调长青社区村民的两起纠纷。定期开展下网格活动入户走访,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促进村居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努力将辖区村居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今年,孙俊驹收到了长青社区和该村村民送来的两面锦旗,这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法庭工作最大的认可。

皋法君:吴庭长,马上开启新的一年,您对法庭民事审判团队都有哪些期待?

吴亚红:今年的各项工作中,我庭民事审判条线其实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2022年,我希望孙俊驹能继续做好团队“主心骨”,带领这帮年轻人一是树立目标导向,提高审判质效。将办案质量和效率作为检验教育整顿学习成果的方式,不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二是注重能力提升,积累司法实务经验,注重裁判文书质量,悉心培育精品案例,实现司法审判与应用法学调研的良性互动。三是积极开拓创新,从庭审安排、任务分配上改进团队合作模式,提高审判效率。


如皋法院网 版权所有(C)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主办:如皋市人民法院

Copyright (C) www.rgf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